【笔记/评论】文学理论入门(1)

文学理论入门 

美乔纳森·卡勒著  李平译

笔记:blue

关于理论:

讨论不同理论的共有问题和主张,而非区分具体理论

讨论重大辩题,着重于各理论的差异而不是将其对立

“理论”使文学的本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:非文学的讨论太多

何为理论:

  1. 一种思考和猜测,具有系统的错综性,且难以证实(严格来说不存在正误,只是一种推想的模式)
  2. 作为文学体裁的理论(始于19世纪的混合体裁):应用于并启发其他各个领域的作品

理论的主要效果:

批评“常识”,即用新角度再审视基本问题。是空间中对被审视的个体的角度的切换,以补充个体完整的形象,延展其意义,完善其真实性。

比如:

  1. 言语或文本的意义就是说话者“脑子所想的东西”
  2. 写作是一种表述,存在真实性,它所表示的是真实的经验或境况
  3. 现实就是给定时刻的存在

举两个例子:

福柯论性:

“性”的范畴是人们讨论和对待(话语)“性”本身的方式所创造出的统一体

=某事物的范畴是人类看待(话语)它的方式创造的统一体

=事物的范畴是人类(话语)视角中的视象,区别于它本身(康德?)

因而性成为了一个身份,一个多方面的统一体,而不仅仅是本身

例:以同性恋问题为例,它不是一个行为问题,而是身份问题:不在于是否有违反禁忌的行为,而在于是否一个同性恋。

人们以为关于“性”的话语在压制“性”,福柯认为正是这些话语建构了“性”

=“性”是话语的结果,而不是原因/本源

=“‘性’是那些力图分析、描绘,并且规范人类行为的话语的产物”

=我们谈论的事物是我们描述的事物,而不是事物本身。

这一理论能对各领域做出普遍指导和启迪

如果自然的性行为与压制它的社会力量(压抑本能的权力)之间那种假设的对立关系实际上是串通一气,那么对这种串通关系的掩盖有什么结果?

通过反抗权力而不自知地顺从了权力。

而看似独立于权力之外的事物,实际上与权力沆瀣一气,是权力的产物。

权力以知识的形式存在,知识就是权力,行使权力的是我们用于思考世界的框架,而世界看似拥有的独立性和与权力的对立性,掩盖了知识行使权力的行为。

福柯称自己这种质询为“系谱式”批评,即揭露假设的基本范畴:“性”如何通过话语实践产生。

那么,我们使用的话语和范畴其实是话语的历史建构,不是其指涉的事本体。

问:既然对于“性”可以用这种角度看待,这种理论是否在其他任意范畴上都如在“性”话题上同样有说服力?如果是,它能否作为一种哲学观点?如果不是,为什么“性”话题会区别于其他范畴?

德里达论写作

背景:西方哲学传统将事物与其再现区分开,把思想及其表达符号区分开。那么,符号不应偏离其思想,再现不应偏离其事物,写作(被阅读时)在说话者不在场的情况下运行(即符号在思想缺席的情况下受解读,作家的作品在作家无法辩解时受解读),是言语的再现,而言语是事物/思想的再现,则写作是再现的再现,是误导的误导。(苏格拉底:写作是对自然的模仿,并且永远不可能如自然逼真,因而是拙劣的/写作的好坏取决于它模仿自然的逼真度)

卢梭“语言是为说而存在的,写作只能作为言语的补充”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

(诗人口中超脱于自身的力量,是言语对事物本身的偏离,其地位与本身是主次关系还是平等关系,在写作中扮演怎样的角色,对作品有怎样的影响,如何应用到写作实践?)

卢梭认为:写作会导致误解,但也是对言语的补充和修正

“如果我在场,人们永远也不能了解我的价值”

真实自我有别于表现出来的自我,因而写作需要弥补具有误导性的符号“言语”以展露真实自我。

(再解读那一句话:“了解”价值,说明价值是一种清晰存在的事物,具有可辨别的界定范围,但是这里存在价值判断的问题:价值有可能是清晰界定的吗?但是当主体存在时,其他任何一个人对它的价值都没有更高级别的发言权,因而那个主体的价值是他自以为的、宣称的,他的存在限定了其他人对他价值的解读。当他缺席时,价值判断的权利等分到其他人手中,因而他的其他价值也得以浮现。前后两个价值,何为完整的?既然难以判断何为完整,就不能说价值具有清晰界定,更无从“了解”价值,只有“体会”或“识得”价值)

卢梭把一些物品当做爱恋者的替补物,而爱恋者是她母亲的替补物。

德里达写道,一个无止境的相互联系的链条会使其中的补充物增加,这些补充物激起了事物本身的存在感/“原物的感觉”,直接感从中产生,事物从这种中间状态开始。补充物激发事物在场的感觉,但是原物本身遥不可及,换言之,原物是由其补充物/复制品造成的,经验必须通过符号的中介,对原物的经验从符号中产生。(必须区分开原物和原物的经验,因为原物的存在与否并不取决于符号,但是原物的经验取决于符号,因为符号正是认知原物的工具,那么又回到了事物与对事物的经验的区分问题。)

德里达说:“没有文本之外的东西”=在人类的经验内,没有文本之外的东西。

局限于经验中,任何绕开符号和文本去寻求原物的尝试都是徒劳的,结果只是更多符号和文本。

“除了补充物和只能从不同的关系链条中产生的替代意义之外,一无所有……绝对的存在即本质,文字用‘真正的母亲’等字眼称呼它,而它却是已经逃匿的,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。”

这不以为这事物本身完全失去意义,只意味着即使事物本身在场,也需要经中介/补充物/符号来在经验中在场,不然这种在场只是另一种形式的不在场。(不被接收/纳入经验中的在场,就是不在场)

福柯和德里达被列为“后结构主义者”,两个例子证明理论涉及推测性实践,这也是现代理论的主要趋势,即对任何被认为是自然的东西的批评,说明任何被认为自然的事物其实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。

理论的特点:

  1. 跨学科
  2. 是一种分析和推测
  3. 是对常识的批评
  4. 具有自反性

理论的可怕之处:不可控制性。“等于让自己处于一个要不断地了解、学习重要的新东西的状态之下。”

 

关于文学:何为文学?这重要吗?

不重要。原因有两点:

  1. 理论本身就具有涉及多领域的普适性,因此解读文本是否属于文学并不重要。
  2. 文学和非文学的区分很复杂,非文学中存在文学性。

与其通过寻找文学形式和其本质上无可取代的特质,不如去探索是什么让一个群体在一个历史阶段将哪些作品视为文学。(也就是从人们的视角上出发,而不是从文学作品的视角出发。这样容易得多,同时也有用得多。)

文学是语言超越了(实用)目的后,引起了特定关注、受到解读的一种语境。当然,语言必须满足特定条件来对文学解读做出回应,但相比那种特殊的关注而言,语言本身与它是否是文学的关联性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强烈,因此不足以通过归纳被称作文学的语言而得出文学的根本特质。

“超保护的合作原则”:交流基于基本的程式,即参加者的互相配合。文学作品必须具有某种意义和影响,这是对读者的承诺,相应的,读者能够忍受晦涩费解的文本、解读那些违背有效交流原则的语言,实现深层的沟通。在这个角度中,“文学”就是一种约定俗成,作者对作品的精心雕琢与读者对作品的刻苦解读形成了契约。这种契约,也就是前文所说的“特定关注”和语境。

可以说,文学是一种具有某些特质的语言,也可以说它是程式和关注的产物。

未完待续


评论 ( 7 )
热度 ( 7 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散文评论英译 | Powered by LOFTER